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青州兵镇江抗英

青州兵镇江抗英

关键词:青州兵镇江抗英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青州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sdqz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614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 道光二十年(1840年),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,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发古老中国的大门。从此,华夏大地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,中国进入近代史。
    鸦片战争中,尽管清朝政府腐败无能,一味妥协退让,但中国军民在抗击英国侵略军中,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。如水师提督关天培坚守虎门炮台,提督陈化成血战吴淞炮台,两江总督裕谦在镇海以身殉职,广东三元里组织平英团等等。其中,青州驻防城旗兵在镇江抗击英军,也留下了波澜壮阔的一页。
    英军在鸦片战争期间,为谋取更大的利益,从广东沿海北上,先后攻击福建、浙江、江苏等省的海防要地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,上海呈淞口失陷,英军7000余人沿长江向南京进犯。7月,到达镇江,并发动攻击。
    镇江是南京的门户,形势险固,商业繁荣,居民号称10万,无论财力、人力、地势都可坚守。清朝政府调集军队,部署江防,力图一战。这时,已经在江宁(今南京)驻防的青州兵400人,在协领穆克坚、达善、伊奉额和贵升带领下,奉令调防镇江。
    青州兵是从2000多名驻防旗兵中挑选出来的骁勇善战之士,纪律严明,秋毫无犯,“与民相亲爱,民恃以无恐”,在当地很有声望。青州兵初到镇江,奉镇江带兵主帅海龄的命令,守卫东码头炮台。
    东码头炮台在象山之麓,为英军登陆必经之地,它与焦山炮台隔山相望,是扼守镇江的门户。炮台本来有大炮18尊,子母炮8尊,其中8尊大炮已被调往吴淞。青州兵就用这仅存的武器,凭借险要地势,对英舰开炮还击,保卫镇江。
    7月15日,两艘英舰前来侦察。青州兵点燃火筏,顺江而下,敌舰惊退20余里。火筏熄灭后,英军多艘舰艇沿岸开来,象山、焦山炮台开炮轰击,击沉敌船5艘。当英军驾驶舢板企图登陆时,佐领果星阿、恒明一面指挥炮台继续开炮,一面带青州兵反击,挫败了敌军的数次进攻。
  镇守镇江的主帅副都统海龄,是个主战败人物。但当英军逼近镇江时,他指挥失策,闭城自守,滥杀无辜,失去民心。且蔑视汉兵,不准汉兵入城,只准在城外御敌,削弱了守城力量。
    7月18日,决战开始。“英船大至,炮声沸江水,自焦山西属之金山,帆樯如蛛网,高若峻塔,烟气腾霄,望者畏之”,敌军大批舰船麋集江面,侵略气焰极为嚣张。战役开始后,城外守军齐慎、刘允孝等部失利退却,率众逃跑。主帅海龄便令青州兵放弃东码头炮台,退守镇江,分守四门,,每门百余人。这种作战部署,使青州兵陷入孤军作战,势不相救的困难局面。
    当时,参战的英军6000余人,编为三个旅和一个炮兵旅。英军第二旅在北固山登陆,直插北门城下,第三旅攻打西门。于是,400名手持鸟枪、土炮、长矛、弓箭的青州兵与千余人的地方守军,与现代化装备的英军展开了决战。7月21日中午,英军火箭齐发,东、西、北三门城楼被烧焚。地方守军被英军震慑,畏缩不前。唯有青州兵“奋勇格杀,至血积刀柄,滑不可持,尚大呼杀贼”。
    英军乘势搭上长梯,攀援而上。青州兵居高临下,猛烈反击,用大刀长矛与登上城门的英军展开肉搏战,有的与敌军一起滚下城墙。英军久攻不下,伤亡惨重。后来,英军首先攻破北固山下无青州兵把守的十三门,侧后攻击北门。大队英军进入城内,转攻西门,城外英军也用大炮和炸药摧毁北城外门,与城内的英军里应外合,城门失守。
    镇江城陷落后,主帅海龄投火自焚,守军失去指挥。但青州兵仍然与进城英军展开激烈的巷战。毙杀英军数十人,最终力不能支,才夺门而出。
    青州兵的英勇抗战,史料多有记载。协领伊奉额身先士卒,挥舞大刀砍死英军数人,自己的头部被砍伤两处,右肩中两弹,仍杀敌不止。北门失陷后,大批英军涌入城内,“一青州兵持长矛,贯一夷,未及拔,复贯一夷,矛不能举,夷拥斫之”。又记载,英军进城,“以数百人屯范公桥下,一青州兵隐桥下,突出斩二夷,力尽死之”。
    这次战斗,青州兵阵亡65人,重伤70余人,另外还有轻伤和失踪的。英军伤亡人数,据他们自己公布的数字是亡37人,伤127人,还有3人失踪,这是鸦片战争以来英军损失较大的一次。由于青州兵英勇抗敌,前赴后继,得到镇江人民的高度评价。有镇江人写的《镇城竹枝词》说:
    云梯一搭上城头,火箭横空射不休,若问何人能战死,最怜兵苦是青州。
    著名诗人陆嵩写有《青州兵叹》,说:
  ……朝从都护耀戈戟,暮从都护鸣鼓钲,忽然贼众逾城入,奋勇独尔锋争婴。大呼杀贼贼几却,痛无继者悲填膺。洞胸穿臆尚不已,须臾白骨堆纵横。……
    革命导师恩格斯在他写的《英人对华新远征》一文中,热情赞扬了镇江守军的精神。他说:
    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,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。这些旗兵,总共只有1500人,但却殊死奋战,直到最后一个人。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,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。
    次年,镇江人民为了纪念死难将士,在镇江城西门建《青州驻防忠烈祠》,立《忠烈碑》。碑阴胪列阵亡官兵花名,知府崔光芴撰写碑文,并将碑文送与青州。青州驻防旗城也将碑文刻石纪念。是年8月,青州知府李庭扬撰写了《显忠碑》文,立碑褒奖。今二碑均移藏青州博物馆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536-3232114 传真: 邮箱:956505761#qq.com
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邮编:2625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杨金萍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